在留学和移民的语言考试领域,PTE 考试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。而 2025 年 8 月 7 日的这场改革,无疑如同一颗重磅炸弹,在考生群体和留学移民相关行业中引起了巨大的波澜。此次改革涵盖了多个关键方面,从题型的增减到评分机制的调整,每一项变化都可能对考生的备考策略和最终成绩产生深远影响。接下来,让我们深入剖析这场改革的具体内容,看看它将如何重塑 PTE 考试的格局。
口语新增题型:贴近真实交流场景此次改革在口语部分新增了两项题型,分别是 “情景回答”(Respond to a Situation, RTS)和 “总结小组讨论”(Summarize a Group Discussion, SGD)。这两类题型的出现,旨在测试考生在真实语境下的逻辑分析与即时应变能力。在 “情景回答” 中,考生可能会面临各种日常生活或学术场景中的问题,需要迅速组织语言并给出合理的回答。比如,假设遇到在国外校园里迷路,向他人询问图书馆位置的场景,考生需要用英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并理解对方的指示。
而 “总结小组讨论” 则要求考生模拟在小组讨论后的总结汇报环节,对讨论的内容进行准确、简洁的概括,这不仅考验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,更对其口语表达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提出了较高要求。这两种题型的分值权重与 Describe Image(DI)及 Retell Lecture(RL)持平,它们的加入使得口语考试更加贴近实际交流场景,也对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出了更高挑战。
评分机制调整:取消 “交叉供分”PTE 考试独特的 “交叉供分” 机制曾让不少考生又爱又恨。在改革前,某些题型不仅对自己的主项供分,也会给其他技能项加分。例如,Read Aloud(RA)题型在口语部分得分的同时,还会为阅读部分提供一定分数。然而,从 2025 年 8 月 7 日起,这一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。RA 将只给口语部分供分,不再给阅读部分供分。Answer Short Question(ASQ)将只会给听力部分供分,不再参与口语部分的供分,不过该题型依旧只在口语部分出现。阅读部分的 Fill in the Blanks – Reading & Writing(FIB – RW)将只会给阅读部分供分,不再参与写作的供分,之后该题型改名为 FIB Drop Down。听力部分的 Fill in the Blanks – Listening(FIB – L)也将只会给听力部分供分,不再参与写作的供分。这种从 “混合技能评分” 到单技能评分的转变,使得考试对考生各项语言技能的评估更加精准,考生需要更加注重每个单项技能的提升,而不能再依赖某些题型的交叉供分来拉高整体分数。
新增人工审核题型:重视内容原创与逻辑改革后,多项主观题型加入了人工审核环节。这其中包括 Summarize Written Text(SWT)、Write Essay(WE)、Summarize Spoken Text(SST)以及新加入的口语题 Summarize Group Discussion(SGD)和 Respond to a Situation(RTS)。对于 DI/RL 以及新题型 SGD/RTS 等口语类题目,人工审核主要从内容维度和逻辑性进行审查,而发音与口语流利度仍由电脑 AI 评分。例如,在 Retell Lecture 中,AI 会对考生的发音、语速、停顿等方面进行打分,而人工考官则会关注考生对讲座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、总结是否全面以及逻辑是否清晰。对于 WE/SWT/SST 写作类题目,真人考官会对大作文 Essay 部分的文章逻辑框架、语言广泛度、前后文连贯度等方面进行评价。这意味着考生不能再单纯依靠模板或堆砌关键词来获取高分,必须展现出真实的理解能力和原创的表达能力,更加注重内容的质量和逻辑的严谨性。
PTE 与雅思分数对标调整:高分段要求显著提高培生官方公布的最新 PTE 与雅思(IELTS)分数对照表显示,雅思高分阶段(7.0 及以上)对应的 PTE 分数要求显著提高,而低分阶段(6.5 及以下)则略有降低。以雅思 7.0 为例,之前对应的 PTE 成绩是听说读写各 65 分,改革后变为听 58 分、说 76 分、读 59 分、写 69 分,听力和阅读分数要求降低,口语和写作分数要求大幅提高。这一调整反映出培生对语言能力评估标准的精细化把控,也对计划通过 PTE 考试来满足留学或移民语言要求的考生提出了新的挑战,尤其是对于目标分数较高的考生来说,需要更加有针对性地提升口语和写作能力。
题目数量变化:部分题型题量增加在此次改革中,题目数量也有了一定的调整。口语和写作部分考试时间增加 20 分钟左右。Describe Image 题量由 3 – 4 题增加到 5 – 6 题,Retell Lecture 由 1 – 2 增加到 2 – 3;写作部分 SWT 固定 2 题,WE 固定 1 题。口语新增的两个题型,SGD 总结小组讨论为 2 – 3 题,RTS 情境回答为 2 – 3 题。听力和阅读考试时长不变,SST 固定为 1 题,听力部分四小题以及阅读部分两小题题量从 1 – 2 题增加到 2 – 3 题。题量的变化意味着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题目,对答题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,同时也需要考生具备更稳定的心态和更强的耐力,以应对考试过程中的疲劳和压力。
总的来说2025 年 8 月 7 日的 PTE 改革在多个方面对考试进行了重塑,新增的口语题型和人工审核环节,使得考试更加注重考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真实表达水平;评分机制的调整和题目数量的变化,则对考生的备考策略和答题技巧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大家需要充分了解这些改革变化,及时调整备考计划,有针对性地提升各项语言技能,才能在这场变革中更好地应对 PTE 考试,实现自己的留学或移民目标。面对此次PTE考试的调整,考生们也无需过度焦虑,更应保持淡定从容的心态。
要知道,改革的本质是让考试更科学地衡量真实语言能力,这恰恰为真正有实力的考生提供了更公平的竞争环境。与其纠结于规则的变化,不如将精力聚焦在提升自身实力上——口语新增的情景题型考验的是实际沟通能力,那就多进行真实场景的模拟对话练习;写作和口语的人工审核更看重逻辑与原创,那就刻意训练自己的思辨能力,摆脱对模板的依赖;评分机制的调整要求单项能力过硬,那就针对性地补足短板,让听、说、读、写四项技能齐头并进。
同时,要养成善于总结的习惯,每次练习后都梳理错题原因,分析自己在新题型中的应对漏洞,比如在总结小组讨论时是否遗漏关键信息,在情景回答中是否准确理解了语境需求。通过定期复盘,不断优化答题策略,将每一次练习都转化为能力提升的阶梯。记住,考试规则或许会变,但扎实的语言功底和良好的学习方法永远是应对一切变化的底气,只要脚踏实地提升自我,就能在改革后的PTE考试中稳步前行,收获理想成绩。